刘光岭
【题问】: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对传统和现代产业体系结构有哪些影响和变化?
【访谈】刘光岭 :为什么中国要提出双碳?去年中国碳排放占世界的27%,约100亿吨,人均达到了10.1吨,略低于经合组织的10.5吨水平,但人均gdp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。美国的gdp20万亿,而碳排放近30年未变,维持在50亿吨。美国的煤炭存量多,但没有大量使用,而是大力发展水电核电。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上仍有很大压力。在需要发展的大前提下,做双碳承诺是必须承担的国际任务。第二关于制造业,美国仍是制造业大国,但美国集中于研发行业,是生产制造的上游阶段,因此我们的制造业下一步发展方向需靠拢。目前的制造业大多是外向型、低附加值的产业,需要转型。我们的碳排放主要在工业,因此主要转型就是绿色低碳转型问题。西安改善产业结构要怎么改善?制造业占比很低,第二产业产值只有3300亿元,建筑业1500亿。制造业对西安的空气影响并不大,但四个火电厂是需要关注的对象。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绿色环保产业,技术研发、设备生产等,其次是新能源行业,光电核能水能。煤电转化技术可能需要攻关。同时新能源汽车,如果用电是火电,排放依然很严重。西安的处理方案,第一是将高排放企业清退,退城入园,第二是到21年三环企业成为无煤区。到2025年完成迁出高耗能企业。另外从生产到供给端,清洁生产和分布式能源供给也是发展的思路,严格按照三线一单有准入标准,对部分企业的生存会有影响。当然从这一角度,愿意做能产生效益的产业,但在底层技术的基础研发方面较弱,硬技术不足。需求端消费端对产业结构也有影响,首先搞国际消费城市,需要配合碳达峰,将简约生活培养成社会风尚。低碳生活涉及方方面面,但能够带动产业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。看产业结构实际上是看科技创新能力和消费文化,整体社会文明程度是最终的战略需求。